·公司名稱
中建材(合肥)機電工程技術
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設計
院機電工程技術研究所)
·聯系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望江東路60號
·網站地址:www.moto168.com
·郵 編: 230051
·傳 真:0551-63416295
·電子信箱:portland586@163.com
·業務咨詢聯系電話
0551-63439277
·技術支持聯系電話
0551-63439182
·業務監督聯系電話
0551-63439993
bo_boo
【心懷感恩】謝謝您,一路伴我成長
“七十年,是一株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時間;七十年,也是一個國家,完成輝煌蛻變的時間。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七十年臥薪嘗膽,中華民族挺起了脊梁;七十年奮發圖強,中華兒女譜寫了詩章;七十年攜手并進,中國夢播下了希望!
這是在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愛國家、愛企業、愛家庭”的主題演講舞臺。一個膚色黝黑卻不失精神抖擻的年輕帥小伙。他不時用樸實卻又生動的語言和帶著滿腔熱血的精神面貌描繪著他作為中華兒女的那份驕傲、作為合肥院人的那份擔當和作為一位丈夫的責任。這個小伙子便是來自中建材機電公司的張宣超。
2016年10月,帶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張宣超走進來合肥水泥研究院的大家庭,成為中建材機電公司的一名電氣設計人員。身邊的同事,無不被他黝黑的“訓練色”深深地吸引著,這是常年的服務現場、沒有黑白界限時光顛倒的印記,黑還是那份黑,讓人措手不及卻飽含感動。作為他的同事,平日里,感受更多的是他的感恩,是他對祖國、企業以及家庭的那三聲“謝謝”。
謝謝您,帶我領略時代的不斷變遷,使我健康成長。
張宣超經常說,他是自豪的。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他的眼里,家國實為一體,個人發展離不開國家安定繁榮大環境,是國家揮灑著她那絲絲柔情為他驅除恐懼,是國家提供的安定的環境使得他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揮斥方遒。本次活動,張宣超踴躍報名,積極參加,并非是他在演講方面的天賦使然,而是他時常所說的“這并非是一次榮譽追逐的機會,而是我對祖國的一份衷心祝福,也是我想要表達的一份感知-心懷感恩”。在我看來,這不僅是張宣超的“告白”,更是他時常談起的“高談、空談愛國要不得,一定要把對祖國的滿腔熱情落實到實際中”的彰顯與體現。
謝謝您,帶我從懵懂稚嫩走向成熟穩重,使我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張宣超時常說,他是幸運的。在波特蘭這個大家庭里,他有著單位領導、同事所給予的關懷和幫助,在這里,他擁有了從福州臺泥EPC項目到江西萬年青DCS系統EP項目的工作歷練,也是公司讓他堅定方向,繼續前行。今天他之所以站在這里,也是想和大家分享他的這些寶貴的經歷,因為這些,讓他懂得只有腳踏實地,不忘初心,方可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揮灑青春和汗水,逐夢芳華!
謝謝您,支持我思考那獨特的生命,使我找到人生的真諦!
張宣超也曾說,他是幸福的。在波特蘭的三年時間里,他很幸運的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在多少個曾經看不到人生的方向的時候,是家庭告訴他:“人的生命洪水奔流,不遇上島嶼與急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那一刻,是家庭的力量引導著他的心,牽引著邁向那條自己能承受的那條路,照亮了人生路。如今,他的一路風雨,走向成熟,更離不開家庭提供的堅強后盾,也正是在這里他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
涓涓細流匯成了浩瀚的大海,如果我們每一人都能像張宣超一樣將自己的成功夢融入合肥院的發展夢、民族的復興夢,積極提升自我,融入組織建設,維護集體榮譽,共同發揚合肥院人的精神,那我們的世界夢還遠么?
臺灣潤泰水泥服務之行小記
因為工作關系,2016年3月16日,我人生首次踏上前往我國第一大島——臺灣島的旅程,當我搭乘的中國東方航空公司MU2049次航班穿出云層時,陸地映入眼簾,我不禁在心里驚呼“臺灣,我終于來了!”。飛機準點降落在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辦理入境手續時,看著既熟悉又陌生的中文繁體字,聽著與普通話略有不同的國語,我沒有半點不安。我曾經去過不少國家和地區,因為語言不通,習慣不同,總有那么些許惶恐,但在臺灣卻是完全不同的感覺。出站后順利坐上客戶派來接機的汽車,一邊輕松交談,一邊瀏覽車窗外飛速掠過的行人、建筑、田野,感覺自己好像行駛在祖國的江南大地。
大約經過兩個小時,終于到達目的地——宜蘭縣冬山鄉潤泰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冬山工廠。該廠民國64年(公元1975年)投產,擁有一條32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我本次來臺的工作任務是:對該廠購買我司的一臺設備進行安裝調試技術服務,并對相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在臺灣的半個月時間里,我與冬山工廠的同仁廣泛接觸,技術上相互交流,閑暇之余談天說地,從大陸的風土人情到島內的各種趣聞,從制度差異到民生百態,一直到某天我經過冬山鄉公所時,才終于將1949年以后兩岸分割的中華文化連接起來,看著冬山鄉公所的牌匾,回想著祖輩嘮叨以及影視作品里的鄉公所保長之類的稱呼,恍惚間覺得自己穿越回到了解放前的中國。我接觸的臺灣人對我很友好,他們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東西,守時,遵守規章制度,敬業,早晨08:00分準時上班,沒人遲到,規章制度很細化,尤其是安全方面,平時有專職的公安人員(安全員)巡查,責任人現場監督,出了安全事故對相關責任人處罰非常嚴厲,安裝公司員工非常敬業,對我提出的技術要求完全服從,哪怕是返工也好,沒有怨言,保證了設備安裝調試的順利進行,我與他們結下的深厚友誼。
工作之余,我到四處逛了逛,我所處的地方是宜蘭鄉下,但他們的鄉下與國人意識里的鄉下可不一樣,臺灣已經沒有了城鄉差別,宜蘭鄉下基礎設施完善,空氣清新,民宿業(政府登記的民間旅館業)非常發達,宜蘭縣大概有5千多家民宿,來自臺灣各地和祖國大陸以及其他國家的旅游者通常都喜歡住在鄉下民宿,我到營業點租了一輛自行車,就報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號碼,交了50元新臺幣(約合10元人民幣)租金就騎走了,沿著冬山河兩岸專門的自行車道慢悠悠的騎行,往西直到冬山火車站——臺灣最悠久的火車站,往東到達太平洋,一邊是冬山河流,干凈的河水,皮劃艇隊員在訓練,一邊是農田里的水稻,規劃整潔。臺灣的土地是私有,土地所有人不靠種地為生,但政府不允許土地荒蕪,雜草叢生。所以現在已經發展為觀光農業了。
經過近半個月的努力,設備安裝調試結束,靜態檢驗合格,投料運行,各種技術指標達到合同要求,最后專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用戶對我的工作進行了高度評價。30號一早,我乘汽車到達桃園機場,搭班機返回合肥,圓滿結束了這次臺灣行。
臺北港服務之行散記
1月18日清晨,在合肥新橋機場辦理MU2049航班登機飛往桃園機場,前往臺北港履行設備安裝指導差務。飛機8時45分準時起飛,我有幸選到臨窗座位,明媚的陽光透過窗鏡,能夠近距離觀賞蔚蔚藍天與層層白云,細細感受這天冬日艷陽,也為旅程增添了洋洋暖意和新鮮趣味。10時30分安全抵達桃園機場,航站樓籠罩淡淡霧氣朦朧景色,走出艙門一陣清鮮氣息撲鼻而來,頓覺神清氣爽。10時45分例行過境檢查,工作人員認真查看通行證和指紋采集后放行,提取完行李,與喬集公司接待助理邱先生取得電話聯系后,便在接站出口等候。
上午11時45分,邱先生接站專車到來,同行的還有初次見面的周先生熱情相迎,共同的國語掃除一切障礙,在趕往臺北港路上互相交流此次行程計劃安排,得知項目位于臺灣新北市八里區的國際商港,未來或成為北臺灣最大貨柜碼頭。中午13時30分抵達目的地臺北港埠通商股份有限公司,因是自由貿易港區,需要辦理臨時通行證方可出入港口通過檢查崗亭,臺北港埠接待人員要求遞交一份臺灣地區出入境許可證原件,迅速辦理完畢,在周先生陪同介紹下與用戶項目工程部負責人以及施工單位負責人員相互認識,隨同工程部技術主管前往施工現場,與安裝人員一同檢查設備安裝情況、協調日程安排,他們做事務實認真且也細膩敏感,期間“謝謝”、“你好”等禮節話語不絕于耳,深切感受到臺灣同胞的禮貌和涵養,以及中華文化在臺灣的良好傳承。下午16時30分,用戶安排李先生專程送往預訂的旅館休息,從臺北港出發經過商港路,橫跨商港路的領港大道高架正在修建,李先生介紹說,不久的將來這里將建成一座跨越淡水河出?诘拇髽,與對面淡水區相連接,兩側人員往來車程將由四十多分鐘縮短到十余分鐘。
一路上,李先生熱情介紹途中景點,修建筆直的道路兩旁是淡水左岸公園,規劃有完善的自行車道,并且可騎經關渡大橋前往淡水游覽,欣賞兩岸河畔美景。據說淡水河畔是美麗的代名詞,更是營造浪漫風情之地,這里河畔風光幽美、歷史人文特色豐富,素有“東方威尼斯”美名,白天、黑夜,甚至一年四季均呈現不同的面貌豐姿。
途中經過的十三行博物館是北臺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保存著千年歷史的十三行人煉鐵及生活遺跡。通過渡關大橋進入新北淡水區,穿過街道看到一片綠植包裹圍墻的建筑,李先生介紹那是紅毛城,古稱“圣多明哥城”、“安東尼堡”,位于新北淡水區文化里中正路二十八巷1號。該城最早是在1628年由當時占領臺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建,后來又由荷蘭人重建,一直到1980年該城的產權才轉到臺灣當局的手中。紅毛城不但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同時也是臺灣當局所頒訂的一級古跡。
在快要到達住宿旅館時,李先生饒有興致介紹附近一個休閑景點——淡水漁人碼頭,在太陽未落之前駕車兜了一圈,淡水漁人碼頭位于新北市淡水河出?谟野,舊名淡水第二漁港,完成于1986年;淡水漁人碼頭東連大屯山脈、西隔淡水河與觀音山相峙,聞名遐邇的 “淡江夕照” 于此可以一覽無余,是臺灣淡水的八大景之一。淡水漁人碼頭原只是一個傳統的小漁港,如今,漁人碼頭擁有一座美輪美奐的浮動碼頭,并且擁有著名的景點,就是330多公尺的木棧道、堤岸咖啡和超大的港區公園,構成一個環狀動線,讓人們可以完整流暢地體驗漁港風情,站在步道遠眺對面的觀音山和出?诒M頭的臺灣海峽,看著夕陽從水平面上緩緩落下,美景之盛,令人流連忘返。
天色漸暗,返回富悅旅館交預訂金放置行李,旅館很有特色,一樓是車庫,為私駕游留宿提供泊車便利,二樓是宿舍套間,房間很大,可滿足旅行三四口之家成員入住,內部衛生干凈整潔,陽臺栽滿綠植,感覺像一座小花園,非常貼近自然。賓館提供免費早餐,在臨街一樓餐廳門口的外墻,不時看到內陸赴臺旅游團的提示標語和臺灣各景區旅游景點介紹展框。
夜晚,李先生相約一起到街上品嘗老字號美食,鮮味十足,合計花去460多新臺幣(折算人民幣92元),還算比較經濟實惠。慢步在熱鬧街市,燈光璀璨,店鋪依然忙碌,夜晚逛街行人清閑自得,聊起位于這美麗河畔旁的淡水老街,是北臺灣最具特色的老街之一,處處美景映入眼簾,不時油然而生能有機會陪同家人一同觀光的想法,在臺北港埠李先生熱情周到的安排下返回旅館休息,結束臺北港差務之行美好第一天。
在臺期間,每天清晨早起7點準時就餐,之后乘坐住在賓館附近的臺北港埠李先生私駕前入現場工作,途中經過淡水捷運站(相當于我們的城鐵),總能看見道路兩邊有排列整齊接待乘客的出租車、整齊有序等待校車的學生,淡水至八里的干道上滿是上班車輛,行車非常緩慢,直到通過淡水關渡大橋后才恢復通暢。每天上班需行駛約40分鐘左右到達臺北港埠工作地點,出示通行證方可進入項目現場,現場工程人員都不是當地的,有的住在臺東,有的住在臺南,按戶籍又分本省人、外省人和原住民,每天準時上下班工作8小時。每天下午5點30分后下班,正值傍晚下班高峰,返回淡水車輛擁塞,到達住花費時間更長。晚上經常被邀請參加工程部門組織的年末犒勞員工晚餐,得以品嘗當地的各色海鮮,讓人體會最深的是初次品嘗生魚片,蘸上一些芥末汁,很有體會的咽下,別樣滋味難以形容。
每天往返旅館與現場之間,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飛逝,1月29日下午,順利完成臺北港埠12天設備技術指導行程,喬集的邱先生準點到達現場,送我前往桃園機場乘坐18點50分飛往南寧的航班,臺灣之旅結束了! 再見新北,開始下一旅程,再見桃園,祖國寶島臺灣是個好地方,給我留下無限美好記憶。
我司籃球隊在合肥院男子籃球賽中創佳績
為積極響應全民健身運動號召,切實增強廣大職工身體素質,豐富職工業余文體生活,合肥院工會委員會于9月17日至9月23日舉行了男子籃球比賽。我司參賽隊發揚團結拼搏、勇于進取的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出色的球場發揮榮獲“第四名”,創院內大球運動比賽最好成績。
出差俄羅斯奔薩水泥廠見聞
俄羅斯亞洲水泥有限公司奔薩水泥廠為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中機公司總承包工程項目。具體由成都設計院負責項目設計,江蘇恒遠工程公司負責施工,河南省設計院負責項目建設監理工作。該廠入窯、入庫斗提機均選用了中建材(合肥)機電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波特蘭品牌產品。應業主邀請,我很慶幸自己被公司派往俄羅斯奔薩水泥廠指導安裝調試工作。
2013年9月19日下午15:00,隨著飛機起飛的轟鳴聲,我們一行七人乘坐海南航空公司HU7985航班離開了北京首都機場,前往俄羅斯。經過8個半小時空中遨游,我們順利到達莫斯科的謝列梅杰沃機場。
謝列梅杰沃機場是俄羅斯第二大民用機場,主要國際航班都集中在這里。到達這里,我們明顯感到機場基礎設施落后,人流量似乎不多,各個方面相比北京首都機場都差很多。
夜幕中謝列梅杰沃機場外景一角:
經過機場短暫入關簽證、審查,我們順利登上恒遠工程公司派來迎接我們的大巴車。偌大的大巴車,正副司機加上我們七人總計才9個人,也許在俄羅斯這樣的交通經濟更合算。夜色中,汽車穿過大都市莫斯科市區,沿途除了變幻不斷絢麗多彩霓虹燈外,似乎沒有留下太多印象。
天色漸亮,我們終于看清楚車子經過道路的兩旁,從車窗瀏覽著油畫似的森林、田野、村莊、城市,我們心情也隨之舒暢起來。汽車經過連續十一個半小時快速行駛停了下來。我們終于到達了俄羅斯奔薩水泥廠。
俄羅斯奔薩水泥廠,地處丘陵山區,四周森林、群山環抱。離該廠最近的是尼科利斯克市,有80多公里;我們的主要日常用品,除了單位小店,多數在尼市購買。尼科利斯克市是個近兩萬人口的城市,說是城市,看似像我國一個普通的鄉鎮。城市建筑也不像國內那樣集中,顯得零零散散,很少見到新的城市建筑。市中心廣場的柏油場地顯得破舊,但是干凈;旁邊是政府辦公樓。廣場正中陳列著紀念二戰的浮雕,兩邊擺著兩門小火炮,仿佛還在那講述過去輝煌的歷史。
奔薩水泥廠、尼科利斯克中心廣場;
說是俄羅斯奔薩水泥廠,其實它距奔薩市還有兩百公里,離首都莫斯科有八百多公里。該廠食堂所用糧食、肉類、蔬菜等,每天都要派專車去奔薩市購買。
俄羅斯奔薩市建于1663年,是俄羅斯歐洲部分中南部城市,奔薩州首府,為俄羅斯民族古老文化中心之一?绶鼱柤雍又Я魈K拉河兩岸,距首都莫斯科637公里。這里氣候濕潤、土地肥沃,為農業生產創造了良好條件;C械、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產業在俄羅斯占有較大比例。公路、鐵路、民航運輸業比較發達,是俄羅斯聯接中亞及各州的交通樞紐。工業基礎扎實,曾是前蘇聯的重工業基地。二戰期間生產過許多著名的如喀秋莎等重武器及配件。
俄羅斯文化名人別林斯基、萊蒙托夫的故鄉就在奔薩州,所以該市有較為濃厚的歷史、文化色彩,并以此為最大的自豪和榮耀,國立別林斯基師范大學是俄羅斯十多個有能力接受外國留學生的院校之一。
奔薩州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天漫長,干燥而寒冷,夏季短暫而溫暖,春秋時節轉眼即逝,夏季也是最佳旅游季節。
工作之余,走進森林中,踏著厚厚落葉鋪就的“地毯”小路,腳下柔軟舒適,再也想想不出泥濘是什么感覺了。人也仿佛進入時光隧道,回到了“童年”,走進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中……。
這里遠離城市的喧囂,既沒有莫斯科紅場的神圣莊嚴,也沒有克里姆林宮的富麗堂皇般奢華。有的是如詩似畫,寧靜、自然、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原始美。身在其中,你自然而然產生返璞歸真的感覺,心靈得以凈化、升華,感謝大自然給生活的美好。
森林、林間小道景色:
站在高處,放眼望去。你會發現建在山坡、林邊、水旁的村莊、房舍。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除了與他們語言交流不通外,人民都很淳樸、安詳、友好。
俄羅斯的森林資源豐富,傳統的俄式民宅以木材為建筑材料,主要有兩種樣式:一種是有原木搭建的,這種木屋十分堅固;另一種是有木板蓋成的,這種木屋精致美觀。
俄式原木搭建的廢棄和在建民宅圖片:
俄式傳統木屋的屋頂呈“人”字形,因為俄羅斯的冬天降雪豐富,“人”字形的屋頂斜度大,便于積雪下滑。這種木屋多數有煙囪,木屋的上部建有閣樓,供儲物或小孩居住玩耍用。木屋的地下還有半屋,有的深約一人高,主要用來儲存食物、蔬菜和酒,兼有防潮保溫的作用。木屋的門前是長方形的門廊,門廊下一般有四五級臺階。要想進入木屋,首先要走上臺階,經過門廊,才能進門。屋內一般有三四個房間,面積十幾、二十幾平方米不等,分別為起居室、臥室、餐廳和廚房,戶間較寬敞,地面多采用木地板。木屋的窗戶一般朝南,窗框上裝飾有三角楣飾或流水圖案,窗戶上還留有通氣用的小氣窗,窗臺寬大,擺著一盆盆鮮花。正屋旁建有側房,用來存農具或作倉庫。木屋四周的院子用木柵欄圍著,院內有菜園。
鄉下村莊和木屋小院圖片:
說到俄羅斯人的鄉間別墅,與我們想想中有很大差別。所謂的別墅是俄羅斯人的郊外私人住宅。蘇聯時期,市政府為每個干部職工提供0.06公頃的郊外土地供建別墅用。這種在地多人少的地理環境下出臺的政策造就了一種特殊的建筑。
俄式別墅一般建在郊外的山坡、林邊、水旁。建造別墅的地區多由國家劃定,并提供輸電。人們習慣上把這些地方叫別墅村。俄式別墅多為木結構的房屋,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十幾平方米,大的有套間,一般內部陳設簡單,方便搬動,外部涂著鮮艷奪目的色彩,飾有各種圖案。
夏天,每逢周末,俄羅斯人開著小轎車或乘坐郊區電氣列車來到別墅度假。輕松、閑適的別墅生活解除了快節奏城市生活帶來的緊張和不適。他們在別墅的田地里種菜,既放松了身心,又彌補了城市供應不足。夏天已過,這里便是一片寧靜,別墅主人只是偶爾看看,冬天這些別墅是閑置的。蘇聯解體后,經濟蕭條,生活困難的居民在別墅的菜園里種植土豆,以供全年食用。另外,有些老人把市內的住房出租收費以解生活之難,而自己則住在簡陋的別墅里。
俄式別墅村照片:
森林歸來的農婦和她采摘的蘑菇:
在俄羅斯奔薩水泥廠,我們經常與俄羅斯同行打交道,他們給我們的印象是:俄羅斯人很愛干凈,衣著整潔,注重儀表。至于說俄羅斯有獨特的飲食習慣,我們認為俄羅斯人的食物無非是面包、牛奶、馬鈴薯、牛肉、豬肉和蔬菜等,飲食單調、古板。
走進俄羅斯,給人的第一印象,這里疆土遼闊、地大物博,有著無窮森林、田野,其間蘊藏無盡的礦產、天然氣資源;同時,地廣人稀,人口資源短缺。
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鄰國和重要經貿合作伙伴。俄羅斯奔薩水泥廠竣工投產,標志著中國水泥制造裝備成功登陸俄羅斯市場,也開啟了波特蘭出口業績新的篇章。
巴西印象
2013年6月份,應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巴西TUPI邀請,我受公司委托,前往里約熱內盧對3500t/d熟料生產線項目選用的窯灰計量系統進行調試。6月4日晚,我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經過安檢,等候5日凌晨經迪拜中轉去巴西的飛機。
偌大的候機廳,時不時看到一些外國人,有歐美的,有非洲的,有阿拉伯民族的,有穆斯林教徒的,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各種膚色的人在機場都有,廣播里也不時傳來浦東至某地的航班開始登機。我所要乘坐的是阿聯酋航空公司的機型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空客A380飛機。
登機的時間到了,人們陸續登上飛機,乘客中外國人占了很大部分,機艙很大、很寬敞,每個座位前都有一個小電視,既能了解當前的飛行狀況,又能看電影(當然有中國影片),聽音樂,看電視等娛樂活動。
飛機起飛了,帶著巨大的轟鳴聲,一飛沖天,由于是晚上,看不清地面狀況,只是從座位前的電視上得知飛機是從祖國的西南飛越國境。不一會,空中乘務人員送來了點心,客觀的說,點心并不合口味。
經過8個多小時的飛行,飛越近6500多公里,于北京時間8:45(當地時間4:45)到達了迪拜,國內人們早已上班,但迪拜天還沒亮,做了一回夸父追日。在機場等了一會,天開始亮了。在此不得不說一下迪拜國際機場,這個在沙漠中建起來的城市,本身已是一個奇跡,而迪拜機場可以說是用黃金打造出來的機場,豪華、壯觀、大氣、現代,客流量大,其機場內的免稅區,各國的香煙、酒、化妝品、電子產品、點心、糖果、迪拜紀念品等商品應有盡有,驚奇的是售貨員也有不少來自中國的,而且人民幣及銀聯卡在這里也可以消費,只不過用人民幣消費匯率偏低,不劃算。 在迪拜機場短暫停留了近兩個小時,天已亮了,開始登上另一架飛機,此次乘坐的是仍然是阿聯酋航空公司的班機,機型為波音B777。飛越沙漠,大西洋,經過14個多小時的飛行,當播音員廣播說還有20分鐘就要到達目的地時,飛機開始降落。當到達里約熱內盧上空時,從機窗向下看,整個大城市出現在眼前,遠處的山滿是綠色,腳底下的樓房一排排的。
圖一 里約機場
飛機降落在里約熱內盧機場,此時當地時間下午3點多,由于巴西與中國時差相差11小時,國內已是第二天的午夜2點,人們正在熟睡,這一天竟過了35個小時!真正的穿越了一回時間!里約熱內盧機場作為巴西很大的重要的一個國際機場,顯得有點破舊,機場也不大,還不如國內一般省會城市的機場氣派,同迪拜機場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前來機場接我的司機是當地的巴西人,三十多歲,性格比較開朗,比較健談,我只能用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式蹩腳的中國式英語同他交談,不時打著手勢。巴西的官方語言是葡萄牙語,葡萄牙語與英語很多地方非常像,但發音差別很大,如同日文與中文。司機告訴我他的英語完全是自學的,使我覺得有點汗顏。
圖二 里約城市
車子在里約熱內盧市內奔馳,里約的房子不像國內的,國內大城市里有很多高樓大廈,不乏摩天大樓,在里約看到的房屋普遍只有幾層高,高樓大廈也較少。
車子出了市區,一路上全是山路,道路崎嶇,蜿蜒曲折。由于里約至目的地為熱帶草原氣候,人口密度較低,加上人為破壞較少,因此植被豐富,一路上看到的全是郁郁蔥蔥,滿眼都是綠色,甚至不少參天大樹。由于是山路,道路不很寬,彎道多,很多地方比較危險,甚至有點膽戰心驚,但跌宕起伏的山巒,顯出美麗的風景來。
圖三 山路崎嶇
從里約至目的地米拉斯吉納斯州TUPI水泥廠有近300公里的里程,一路上沒看到修路、拆遷、建房,與國內遍地是工地形成極大的反差。經過近4個小時的車程,達到目的地時已是晚上,而國內剛好清晨。
第二日進入TUPI水泥廠調試,巴西人比較友好,時不時伸出大拇指(表友好之意)?Х茸鳛榘臀鞯闹饕r作物,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在水泥廠里咖啡作為飲料,如同中國的茶葉。
巴西人工作雖然比較認真,但很少有加班現象,除生產部門外,其它部門每周工作實行雙休制。
吃飯是西餐,主食也是米飯,但口味總感覺沒國內的可口。
居住的地方是一個市里的賓館,大街上很多日本車(沒看到中國的車),房間里的電視也是日本貨。公共汽車及大巴車很多顯得很破舊。
巴西作為金磚五國之一,其人均GDP遠高于中國,但按其購買力計算,同中國相差不大。
巴西作為著名的足球王國,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尤其是2014年世界杯主辦國。但遺憾的是,未能看一場巴西足球聯賽,一睹巴西足球的風采。
為期半個月的巴西工作之旅,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離開時甚至有點戀戀不舍的感覺,但回國的激動很快充淡了離情。再見,巴西!
圖四 彩霞滿天
白俄出差小記
隨著波特蘭產品越來越多銷往國外,中建材機電售后服務工程師們出國的機會也多了。我很慶幸被公司安排前往白俄克里切夫水泥廠指導N-TGD斗提機安裝調試工作。
2013年4月24日,我從合肥出發,經過四個小時的高鐵旅程到達北京南客站,北京南客站的恢宏壯觀、富麗堂皇的景象,我難以找到準確的語言、文字形容。從南客站不用出站,乘地鐵經過半個小時即到北京站,再次展示了我們國家交通的便利快捷。從北京站東側乘坐機場大巴,經過一個小時路程,順利到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不僅是中國最繁忙的民用機場,也是世界按飛機起降架次計算最為繁忙的機場之一。目前,它僅次于美國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杰克遜國際機場,穩居世界第二位。
我們前往白俄的一行六人,相聚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我們即將從這里離開國門,去一個陌生而記憶中似乎熟悉的國度。離開雖然是短暫的,我們很快又會回到祖國的懷抱。但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對祖國依戀不舍的感情,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2013年4月25日,北京首都機場凌晨1點30分,隨著飛機起飛的轟鳴聲,我們離開了朝夕相處的祖國。乘坐阿聯酋阿提哈德航空公司的飛機,經過8小時30分鐘空中旅行,我們順利到達中轉站—阿聯酋的阿布扎比國際機場。透過機場大廳的玻璃,眼前除了中東異域獨特風景,還有荒涼的沙漠上崛起的城市建筑,也見證了人類的偉大。阿布扎比國際機場與國內機場相比之下,設施簡陋,有序快捷。反襯出了我們國家繁榮富強、經濟騰飛、發展之快。
經過短暫的中轉停留,我們從阿布扎比國際機場出發,繼續下一個航程。在飛機上鳥瞰沙漠、色彩變幻不斷的波斯灣美景,掠過雪山、大地。我頓感心胸寬闊、思想無暇。6個小時45分鐘空中旅行很快過去了,我們終于到達白俄首都明斯克機場。白俄明斯克機場與我們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相比,簡直可以說小巫見到了大巫,不可相提并論。
從明斯克機場出港,我們結束了空中旅行。隨之,踏上前來接我們去白俄克里切夫水泥廠的中信汽車上,400多公里的路途中,湛藍的天空飄著淡淡白云,公路兩邊掠過原始味濃厚的成片森林、一望無際的草地、大面積農業機械耕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遠眺美景,我思緒萬千。我粗略計算了一下,經濟不景氣的白俄比我們安徽省土地面積多了近1/3,而人口數只有安徽省人口的1/6。白俄國土面積放在中國,那能養活多少人,是多么大的財富。
白俄羅斯是位于歐洲東歐的內陸國家,東部、北部與俄羅斯聯邦為鄰,南部與烏克蘭接壤,西部同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毗鄰,首都明斯克,原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8月25日獨立,1991年12月19日改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白俄羅斯”,貨幣白俄羅斯盧布,與北京時差是5小時,就是說白俄晚上7點鐘,我們首都北京已是深夜12點鐘了。1992年1月20日,中國與白俄正式建交,兩國政府及人民很友好。
白俄羅斯地處東歐平原,地勢低平,多濕地,平均海拔高度160米,最高峰Dzerzhinskaga山,海拔345米。大小河流2萬多條,總長9.06萬公里,擁有總面積2000平方公里的1萬個湖泊,最大的鈉拉齊湖面積79.6平方公里,享有萬湖之國美譽。白俄水利資源豐富,有130多個水庫,森林覆蓋率36%,境內有3.1萬種動物。氣候屬溫帶大陸性氣候,較溫潤,年降水量為550毫米-700毫米。
清晨,衛生清掃汽車緊張有序地清理著公路上的垃圾衛生,它是集清掃、收集一條龍的,把路面上垃圾清掃、收集裝車,自成一體,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反觀國內公路環衛清掃工作,常見有:農用拖拉機后面帶著有創意的大轉盤,轉盤上帶著多把大掃帚,輪番地把路面上垃圾掃出路下,二次污染讓車輛、行人苦不堪言。國人正在覺醒,環保意識正在逐步加強,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也會擁有比白俄更加干凈、衛生、舒適的公共環境。
走進白俄普通人的家庭,我們明顯地感覺到,白俄住房、公共設施相對陳舊,五、六十年代的建筑設施比比皆是,而在我國,可能很難見到了。白俄房屋雖然陳舊、落后,但是外部經過人們用涂料、油漆粉刷,內部經過墻紙裝修,仍然使人感覺到家的溫馨、舒適、緊湊,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房前屋后種植有花草樹木,廢舊汽車輪胎制作的花盆里種有花草,木頭的雕塑,石頭經過油漆圖畫成為藝術品,利用不同顏色的廢舊塑料瓶制作旳樹花,一切顯得干凈利索。展示出白俄人公共環境意識較強,愛護共同的家園。面對落后的經濟,用最簡單、淳樸的方式表達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
下面是幾幅白俄人的環境、生活圖片:
說起白俄的道路、交通,不能不讓人稱奇,從首都明斯克到克里切夫400多公里的柏油馬路,在我國也不過相當于省級公路,中途沒有一個收費站,并且路面質量相當好。另外,你在白俄穿越人行道,不要擔心行駛的車輛,因為行駛的車輛會主動給行人讓行。
傍晚時分,工作歸來的人們在房前屋后的草坪上悠閑地散步,或坐在隨處可見的木長椅上休息;少兒或坐滑梯,或蕩秋千,或嬉戲;青年人在草地上踢足球。一種多么恬靜、舒適、自然的生活!此時此刻,想象到國內,工人們可能正在加班加點地工作;青少年正在為升學考試看書,寫那做不完的作業。此情此景,在我們國內難以想象。
工作閑暇,我們看著異國他鄉遠處的森林,一望無際的草地,隨處可見原生態的湖泊、濕地,仰視深藍的天空、白云,我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們能為國家做點什么?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克服自私自利的思想,增強為他人服務意識,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我們的國家注定會天空更藍、空氣清新。那時,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國家會更加富強。